地球的寿命还有多少岁?

  • 94个回答

 
 
 

avatar

2017-11-25 05:16:42

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了,它的寿命还有多长,也许它会一直存在太空中,地球寿命来自外界影响大些。首先就是太阳的影响,有科学家推测太阳还有50亿年寿命,到时太阳会变成红巨星,这时太阳不会再发热,没有了热源地球一切就终结了,会变成一颗冰冷的冰球,可能会偏离轨道游走,这时的地球没有生命存在地表变成冰壳。




排除外界影响地球,人类的活动资源消耗也加速地球的衰弱,如果没有节制的消耗下去,有一天能源耗光了,地球就会变成荒芜的星球,文明纪元会结束地球会回到原始状态。



地球寿命是目前人类推算的,它还有多久的寿命?这个谁也没法给出准确答案,如果地球某一天遇到一个黑洞出现在边上,它就会被黑洞吞噬消失在太空中。



地球寿命到期时,它内部的放射元素衰减是地球的动力,这些活动可以让地心有4500度的高温,有一天这个没了就没有动力了,地心会变冷成为冷冻星球,有科学家推算说还有85亿年寿命,到时地球会成为一个死星。


avatar
震长 | 知名科学领域创作者

2018-05-12 21:46:43

这个问题,我理解为是地球还能存在多久。

实际上,地球还能存在多久,这完全取决于太阳。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,绕着太阳公转,可太阳系中的绝对主角是太阳,因为太阳占到了整个太阳系的99.8%以上的质量,也就是说,只要太阳一切正常,地球是逃不出太阳的引力范围。

当然,地球上有大气层,氧气,有水,温度适宜,有生命的存在,稍有变化就可能会影响这些生命的生存环境,进而影响生命的存在,甚至导致其灭绝。需要说明的是,即便没有生命生存,但地球还是正常存在的,导致地球发生巨变的唯一因素就是太阳。

我们知道,太阳一颗气态恒星,内部极高温高压,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,根据质能守恒原理,这会导致巨大能量释放,表现出来就是光和热。根据核聚变反应的速度,太阳还能稳定存在至少50亿年,那就意味着这期间太阳系还能足够保持稳定。根据恒星演化理论,太阳将来可能成为一颗白矮星、中子星或者黑洞,不再发光发热,即便如此,那时候的地球仍然逃不出去其引力范围。


avatar

2017-11-25 11:55:46

据外媒报道,所有生命都有消亡的一天,地球上的生命也是如此。消亡之日终会到来,但问题是,在那一天到来之前,我们还剩下多少时间呢?化石记录显示,地球已经有35亿年历史了。这段时间里,地球曾被冰冻过、被陨石撞击过、被有毒物质污染过、甚至被致命辐射照射过。显然,要想完全摧毁这颗行星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但仍有许许多多潜在的危险威胁着我们的星球。到底是什么样的灾难,会最终将地球变成一个寸草不生的世界呢?(图片来自新浪网)

火山爆发有时会形成一大片新陆地。

点击任意图片,进入读图模式

西伯利亚的普托拉纳高原。

小行星撞击可能造成生物大规模灭绝。

地核短期内不可能完全固化。

火星是一个冰冷而贫瘠的世界,但它并非生来如此。

科学家认为伽马射线爆发会造成物种灭绝。

图为一次伽马射线爆发。

肖尔茨星与太阳“擦肩而过”。

奥尔特云离太阳系行星的距离十分遥远。

地球上的生命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中。

随着太阳温度上升,地球海洋也会随之蒸发。

太阳将逐渐膨胀,并最终吞噬地球

一旦太阳变成了这样,一切也就结束了。


avatar

2018-09-28 13:27:31

说地球有“寿命”其实是不恰当的,只能说它能继续承载生命的期限。

这么来看的话,地球的“寿命”取决于太阳这颗恒星,因为它才使地球有了适宜的温度、阳光与水,因为有了它才有了空气,生命不能离开太阳。

而太阳有着自己的演化周期,与其它恒星一样,不过像太阳这样的小质量恒星有着大致相同的演化步骤。

从目前的主序星阶段过渡到红巨星阶段,过程中抛撒外壳物质,形成行星状星云,最终在核心处留下一颗致密的、质量庞大的(在抛散过程中,质量损失有限)白矮星。

白矮星不再通过核聚变释放能量,在初生时,温度极高,表面温度一般在数万摄氏度以上,白矮星能一直散发着热辐射长达数十亿年,最终将变成一颗不发光、冷的黑矮星。

由于宇宙尚且年轻,目前仍没有发现黑矮星的存在,所以,黑矮星还只存在于理论中。

不过对于地球而言,承载生命的大限将在二三十亿年之后到来,届时,红巨星巨大的体积将极度的靠近地球,海水将被烤干,地球表面宛如一个炽热的炼狱,不再适宜生命生存。

所以,人类必须要在今后的二三十亿年间里发展科技,逃出太阳系,才能继续繁衍下去。


avatar

2018-04-19 12:02:44

地球是太阳系一颗行星,寿命大概有90亿年,它比太阳晚出生5亿年,会比太阳早5亿年毁灭。

这是科学界对地球命运的基本估计。太阳是太阳系的当然龙头老大,太阳系的八大行星、若干矮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、碎片、彗星等等都是太阳的子孙后代,有的起源于太阳同一个星云物质,有的是后来各种因素生成,有的是路过的天体被太阳引力或者它的子子孙孙们俘获。

要说地球的寿命,首先要从它的祖宗说起,它的祖宗就是银河系里的一团原始星云。

这团星云在引力的作用下,生成了太阳和太阳系的各种星体。太阳是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里面的一颗普通恒星,是一颗黄矮星。黄矮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恒星,寿命大概100亿年,太阳现在50亿岁,正当壮年。地球是在太阳系生成后,飘逸在太阳外围的星云物质积聚而成,开始是炽热的熔融状态,渐渐冷却,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的撞击,给地球带来了水和大气,渐渐形成了大气圈,形成了良好的生命孕育条件。

科学界普遍认为,太阳会在50亿年后毁灭,变成一个白矮星。在这之前,太阳会很不稳定,会变成一个红巨星,体积扩散到地球轨道,有可能吞噬掉地球。

这或许就是地球寿命最终要比太阳短那么5亿年的原因吧。但也有几种说法,有的说法认为太阳在后期,中心收缩,外围膨胀,引力减弱,地球轨道会外移逃过一劫,这样这个45亿年寿命的说法就应该遭到质疑。

然而现在我们这么关心地球寿命而不是其他行星寿命的原因,是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。

实际上,作为人类,完全没有必要关注45亿年后地球的灭亡与否,因为在这之前很久,地球就会成为一个死星,海水将蒸发殆尽,生态将全部灭绝。科学家研究证明,地球平均气温只要提高6度,生态就会全部灭绝。现在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,已经导致了地球温度的上升,近一百年来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.46 度,全球科学家已经两次向人类发出联名警告信:“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”!

从宇宙运行的规律来讲,太阳也在不断地升温和增亮,每10亿年热度和亮度要增加10%,太阳平均辐射达到每平方米375瓦(目前为每平方米341瓦),将导致地表温度达到70摄氏度,海洋将蒸发殆尽,地球就会变成一个死星。

而太阳系的宜居带会向外围扩展,这就是人类为何要设法开发改造火星的缘故。

所以,人类对地球的关心不必放在45亿年后,而是在近期的几百年几千年乃至几万年,这是人类最重要的发展时期。

这个发展的瓶颈度过了,人类的科技水平就能达到长距离星际迁徙能力,人类就有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宜居之地,在地球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前逃离地球,前往火星或者更远的星球,乃至移民到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恒星系统,继续繁衍生息。

(时空通讯原创作品,非商业性转载须注明出处,商业性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。如喜欢时空通讯的文章,请关注支持,谢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