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日本的h2a火箭刚刚发射成功?

  • 9个回答

2月9日日本使用h2a火箭发射了一枚光学7号卫星。


avatar

2020-02-09 19:44:37

对待日本2月9日的是次发射,魂舞大漠看到网络的意见,一是对其成熟的H2A火箭发动机饶有兴趣,二是对发射的光学七号卫星评价不低。

关于引进美制德尔塔火箭LE-7液氢液氧发动机,日本经过持续努力,真正吃透了其技术,完全国产化以后,打造出LE-7A,不得不说其在美国帮助下,走了一条非常近的捷径。

现在的议论,我国长征5号使用的YF-77,在推力和比冲上,还赶不上LE-7A,说法没毛病,但也要看到,长征5号之运载能力,要远超H-2A。长征5号要干的事有很多。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不是?一项项要逐步解决。

我们今天的火箭水平,还不比航天强国,是事实,但今天我们达到的能力,只不比美俄而已。如果同意这一说法的网友请示意,要做大做强我们的航天,未来还有很远的一段爬坡路,比如即将展形的长征-9,其所表现的能力,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。

火箭有多强,航天之路就能走多远,为了这一天,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,不急不燥,一直在持续追赶中。量力而行,绝不急功近利,一步步走来,虽不轻松,回蓦时已是一片灿烂辉煌。

各家选择不一样,发展航天都有自己不同的路,有一点是共同的,那就是不能急燥。致于光学七号卫星,属于国际上第四代,分辨率当优于0.3米,当位列国际先进水平。具体怎么样,因有巨大的军事用途,数据当然是保密的。


avatar
航空之家 |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

2020-02-09 21:00:26

2月9日,日本的H2A火箭成功发射,其搭载的光学7号卫星主要是为了用来收集情报,尤其是针对CX导弹发射装置的动态和对灾难信息的捕捉。根据日本卫星情报中心提供的消息,光学7号的研发经费约300亿日元。而且日本政府希望未来能够搭建10枚卫星组成的情报网。下图便是日本政府发射搭载光学7号卫星的H2A火箭“41号”。

光学7号为日本收集情报的间谍卫星,它最初主要为应对1998年CX对日本的导弹试验而研发的。日本目前发射了7枚情报间谍卫星,包括2枚光学卫星和5枚雷达卫星。在2015年3月,日本曾发射一枚光学5号。而光学7号是光学5号的后续型号。

H2A属于日本研发的一款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,是日本三菱重工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所研制,发射地点在种子岛宇宙中心。H2A可以将卫星推送至地球同步卫星轨道,也能发射月球轨道探测器、行星间飞行的太空探测器或军事情报卫星。H2A高约15.2米,直径为2.5米,重约76.6吨,推进时间长达116秒,总推力达9000千牛,比冲为283.6秒。

H2A是H2火箭的改进版本,其相比前款雷达,整体可靠性提升不少,而且更加便宜。2001年8月29日H2A首次发射成功。但是在2003年11月29日的第六次发射遭到失败。H2A在全球所有大型运载火箭性能中排名第12,在亚洲仅次于中国的长征五号和日本的H2B。


avatar

2020-02-10 01:21:52

答:首先我们要祝贺日本成功完成本次的发射任务,将光学7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。

当然了,日本一直算是航天领域的一个强国这个也不能否认。那么我们就来对本次发射进行两个方向的观察。

H-2A-202型运载火箭到底性能如何

从资料来看,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(JAXA)领导,三菱重工牵头研制发和制造的新型运载火箭。是在N-I系列火箭之后开发的,并于1985年完成了它的首次飞行。随着掌握的火箭技术越来越多,日本终成功研制出H-II运载火箭,并于1994年发射升空,这是纯粹由日本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。也是日本走向航天强国的主要武器。

该火箭的一些基本参数包括,高53米,直径4米,质量44.5吨,2节,使用固态燃料,能装载1-1.5吨的货物。目前共发射18次失败1次,算是成功率挺高的一款。

日本启动H-IIA项目是为满足21世纪初期各种各样的发射需要。通过在开发和使用运转火箭中积累经验和技术,在降低发射成本,提高发射能力、多功能性和可靠性等目标基础上,日本研制出H-IIA运载火箭。H-IIA家族由标准型和增强型组成,标准型发射能力与H-II相同,但其发射成本仅是H-II的一半。这样说来,这款火箭也将是未来日本太空活动的主要推射武器。

关于光学7号卫星的情况

IGS系统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,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,分为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。前两颗卫星“光学1号机”和“雷达1号机”于2003年3月成功发射。但8个月后的另一对卫星发射因火箭固体捆绑助推器未能分离而失败。替换星“光学2号机”于2006年部署入轨,“雷达2号机”则在2007年2月同第二代光学卫星的先期试验型号“光学3号试验机”一起发射。“光学2号机”和“雷达2号机”是IGS系统的最后两颗第一代卫星。

IGS系统卫星的成像性能等具体技术参数保密。它主要负责对地面目标进行拍摄监视,用于军事和灾害应对等目的。据报道,第三代光学卫星地面分辨率优于40厘米,而第三代雷达卫星的最高分辨率达50厘米。日本政府最初是要建设由4颗卫星(光学和雷达卫星各2颗)组成的IGS系统,后提出把卫星数量增至8颗(光学和雷达卫星各4颗),并增设2颗数据中继卫星。

该卫星采用了高性能光学遥感器,并首次搭载激光中继系统,未来可与中继卫星配合工作,有助于地面控制中心实时获取卫星采集的情报信息,进而提升日本天基情报获取能力。有分析认为,“光学7号机”是“光学6号机”的改进型,属于第四代光学卫星,分辨率优于0.3米,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日本政府计划拥有10颗在轨侦察卫星,除上述卫星外,目前已有7颗在轨服役。

未来的太空合作与竞争

当然了也不用为此感到担心。我们在太空中在轨卫星至少200颗是世界第二多的了。其中北斗系统都已经达到39颗,预计2020可以全面完成建设。而且双方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也已经开展了行之有年。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登陆月球与火星的载人宇宙探索,日本的做法是开展多边国际合作,我们则以自主开发为主。

日本的主要合作对象是美国。毕竟很多科技发展都被美国限制住,特别再太空领域。美日的合作当然出于限制和在军事方面的共同协防等等。但是在民用方面和科学研究层面我们两国也是可以进行多项合作的,日本在宇宙航天技术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,同时也有一大批高科技人才,双方在技术交流和革新方面存在很大的潜力。


avatar
科罗廖夫 | 军事作家

2020-02-10 15:35:14

人造卫星是一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技术装备,天空中的卫星可以提供侦察、监测和通讯中继等协助,拥有卫星的支持可以极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。然而,人造卫星却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够拥有的,这需要极高的航天技术水平和相当高的卫星制造技术。就在刚才,日本成功进行了间谍卫星的发射,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这方面强大的技术实力。
据俄罗斯卫星网2月9日消息报道,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证实,在当天日本使用H-2A型运载火箭,成功地将一颗间谍卫星送上了太空。经过这次发射之后,日本H-2A运载火箭已经实现连续35次发射成功。而这次送上轨道的卫星,使得日本一共拥有了9颗在轨卫星,包括5颗光学侦察卫星和4颗雷达侦察卫星。
据悉,这一次日本发射的间谍卫星,为其最新的光学侦察卫星光学7号,这是日本的第3代光学侦察卫星。在此前的2015年和2018年,日本分别发射了光学5号和光学6号,其中光学6号侦察卫星被认为拥有极高的精度,对地面目标的分辨率达到了0.3米。光学7号作为光学6号的后期型号,其性能必定进一步提升,对地面目标的探测分辨率必定达到30厘米以内。这就意味着光学7号卫星,足够对地面人体大小的目标实现分辨,别说是探测导弹,就是要估计一支军队的大概人数也能做到。
对于发射这颗卫星的原因,日本方面给出的官方解释,是用于监测东北亚地区的导弹发射活动。然而,日本地区已经部署了大量的陆基雷达,加上海基的驱逐舰,以及原先部署的8颗卫星。仅仅对东北亚地区的导弹活动进行监视,日本拥有的侦查力量已经足够,没有必要继续花大量的金钱发射新的间谍卫星。更何况从光学5号开始,日本间谍卫星的分辨率就已经能够达到40厘米的级别,把分辨率在30厘米以下的光学7号用来监测导弹发射,这恐怕有些杀鸡用牛刀。事实上,各种弹道导弹在发射时会有强烈的红外信号,非常容易被各种侦察设备发现,无需如此高精度的光学侦察飞行来进行探测。类似光学7号这种高分辨率的间谍卫星,反倒是适合用于侦察别国严密隐蔽的重要目标,例如导弹发射阵地和隐蔽指挥部。从这点意义上说,日本发射光学7号的目的非常值得怀疑。
此外,日本用于发射卫星的H-2A火箭也非常值得关注,这种火箭是日本在美国技术转让之下自主研发出来的运载火箭,能够将19吨的载荷运载到地球同步轨道,或者将8吨的载荷运载到近地轨道。加上这一次试验成功之后,这种火箭总共执行40次任务,成功了39次,即使放眼全球,这款运载火箭也是不错的产品。更加值得警惕的是,掌握运载火箭的发射技术,距离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就只有一步之遥了。只要将携带的载荷换成弹头,并进行相应的改动,就可以把运载火箭变成洲际弹道导弹。对于日本这种熟练使用运载火箭的国家,研发出洲际弹道导弹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。
目前,日本已经成为在航空航天技术上具有领先水平的国际航天大国,不仅能够制造出高水平的间谍卫星,还拥有可靠性极好的运载火箭,日本的航天技术水平不容忽视。


avatar
程序员小助手 |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

2020-02-12 15:52:13

原谅我蹭个热度。

为什么看到 h2a,脑海里最先想起 2ha = 二哈 [捂脸]